English

是“知识英雄”何不还乡

2000-03-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什么是“知识英雄”?我们印象中似乎特指那些IT产业中靠自己的智慧打天下的成功者,大多已经腰缠万贯,且前途无量,钱途无量。

然而,河北迁安县沟南庄的2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放弃了留在城市、留在机关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故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不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可爱可敬的“知识英雄”吗?

沟南庄,河北迁安县赵店子乡一个只有600多口人的自然村,1000多亩地几乎都是贫瘠的沙耕地,只能种一些花生、白薯等低产耐旱的农作物。全村人均收入仅为103元。

这就是20年前的沟南庄。因为贫穷,小伙子娶不起媳妇,年轻姑娘则纷纷嫁到外面去。

因为地里种不出麦子,所以,能够吃上白面饺子,也就成了所有沟南庄人心中最大的念想。

1975年,“白面饺子”与沟南庄人匆匆打过一次照面。这一年,村里种了一茬麦子。麦子出苗了,慢慢长高、长粗了——人们都眼巴巴地瞅着。可麦子长到1尺来高时,就再也不肯往上长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因为地瘠和缺水。

春节到了,沟南庄人纷纷打扫自家的碾子,将白薯干磨成粉包饺子。包好的饺子本是白生生的,可放到锅里煮熟后,就全都变黑了。

高考制度恢复了,沟南庄的孩子们啃着盐菜、咽着白薯干儿,居然也一个个地考入了城里的大中专学堂。

那些年的七八月间,考上学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在村头的大榆树下与众乡亲洒泪而别。放假了,沟南庄的学子们从四面八方回村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沟南庄依旧很无奈:沙地依旧干旱,亩产依旧100来公斤,白面饺子依旧只能是一个实现不了的念想……这就是我们的故乡吗?这就是故乡应该的模样吗?学子们一次次在心里发问。考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换一个城里的户口本儿吗?面对故乡的贫穷,我们真的可以无动于衷吗?

“毕业后咱都回来吧!咱都是学农林的,只要咱劲往一处使,就能把村里的沙土地变成水浇地,也让乡亲们永远不再受穷……”一个学子的提议打破了沉寂。

周围的空气似乎因此也在迅速升温:“好,我不留在外边,毕业后我回来!”“我也回来!”……

为了这个约定,十几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到1999年,沟南庄考入各大中专院校的47名学子中有26名相继毕业,其中有23人先后回到了家乡,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和乡村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毕业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有机会留在省城,留在机关,或留在各自的学校任教,但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因为,大榆树下那青春的相约,在他们心中,占有着太重、太重的份量。

1979年,李小波考入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林果专业。因为很小就没有了父亲,李小波家的穷在沟南庄是众所周知的。李小波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他三年级下学期一共花了25元钱,其中的20元是向村信用社贷的。考虑到了母亲的艰难和不易,李小波是瞒着母亲自己去信用社的。但因为他当时尚不满18周岁,没有信贷资格,信用社的人就坚持让他回家叫大人来贷。站在信用社门口,李小波无助地哭了。虽然最后还是母亲出面贷到了20元钱,但李小波说他这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站在信用社门口时的那份无助与苍凉。

毕业以后,李小波刚刚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跑回村子把贷款还了。

“另外5元钱是我哥给的。那时我已经回学校上课,我哥就借了辆自行车,从村里一直骑到我们学校所在地秦皇岛,把5元钱交给我后便骑车往村里赶。来回足足有300华里呵,就为了给我送5元钱!”李小波说着,眼睛红起来。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于贫穷的切肤感受,李小波当仁不让地成为“毕业后回乡”的倡议者之一。

“读书为啥?为了掌握知识;掌握知识为啥?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造福家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咱为啥还要读书?!”这是李小波著名的“三段论”。

李小波用知识造福家乡的第一次尝试是从一年级下学期的假期开始,为村里的果树剪枝。

邻居李大娘家院子里的几棵大枣树当然是“近水楼台”。李小波爬上树,拿一把大剪子,在树上大动干戈。

大娘不干了,站在门口骂:“你这猴儿崽子,好好的枣树,你干啥剪它?”

见大娘叱骂,李小波赶紧下地,一溜烟跑回家去,很快就拿着一本教科书回来:“大娘,我不是捣蛋,我是给你家的枣树剪枝哩!我剪的都是‘妄枝’,它们光会长叶子不会结果子,‘妄枝’还会浪费许多的养份,影响果子的生长和发育。”

大娘不再言语,可终究还是对眼前这个毛孩子有些将信将疑。接下来,沟南庄所有人家里的果树都被李小波剪了一遍。那时的沟南庄人,虽然也知道李小波是学林果专业的大学生,但心里总是存着一份疑惑:别好好的果树让这小子剪坏了呀!

好在来年家家的果树都比往年多结出几十斤、百多斤的果子,村里人这才真的信服了。

李小波毕业后回到赵店子乡,先在乡里的农林推广站任技术员,以后又相继在县林业局和农业局工作过,直到1993年,被县委任命为县农委副主任。为了在全县推广农林科学新技术,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的每一个乡镇。这时的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拿把剪刀给果树剪枝了。

当然,沟南庄依然是他牵挂最多、回去最多的地方。

1992年,沟南庄首次实现了管灌,村东头的400多亩沙土地变成了水浇地,沟南庄人从此完成了吃上白面饺子的念想。但管灌浪费水,而且只能控制三分之一的耕地。要想提高耕地产量,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全面实施喷灌。

不过,要完成喷灌系统,集体和个人都必须有资金上的投入。沟南庄人犹豫了。日子刚有一些起色,手上刚刚才有了点灵活钱,人们不能不谨小慎微。

李小波赶回沟南在,给村民们细算了一笔经济帐:村里的耕地大部分都是常年种花生,地力早已变薄,亩产超不过100公斤,而多年以来,花生的价格却一直保持不变。当玉米价格一角八分时,花生米的价格是二元;玉米涨至九毛时,花生米依旧是二元。花生是4月种、9月收,其他时间里,耕地便只能废置。“如果不对沙地进行改造,不改变种植结构,村里便永远无法真正富起来。事实上,搞水浇地搞喷灌系统,沟南庄是有条件的。沟南庄的下面是滦河古河道的必经之地,有一定的地下水资源,水位也不算深,打井的难度并不大……”

人们最终被说服了,集资很快收齐。1997年,沟南庄搞起了自己的喷灌系统,全村1165亩沙土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到1998年,全村粮食产量达到325吨。

第一步的目标已大功告成,李小波又在心里规划起沟南庄下一步的发展蓝图。按照他的设想,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土地,就应该全面实施果、麦间种,并且可以针对果树的灌溉上马一套微灌系统……

1985年,凌志杰从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毕业。

凌志杰是李小波的师弟。凌志杰原本是可以留校的,但他还是回到赵店子乡,在乡农业职校当起了教员。

90年代初,凌志杰设计出了一种新的、适合迁安气候特点的日光温室结构,更摸索出了一套高效栽培技术。如果在大棚里种植黄瓜,采收期4个月,亩产可达1万斤,效益1万元。这些,凌志杰都清楚无误地写在了自己关于大棚菜种植的教材里。

凌志杰决定在沟南庄搞试点。

凌志杰发动已经回乡工作的沟南庄的学子们挨家挨户分发教材,动员村民们搞大棚菜种植。谁知,全村的目光却都变得怪异起来:什么?一亩地收1万斤黄瓜?这不胡扯么!再说建一个大棚要1万多块,到哪儿找这么多钱去?

凌志杰与伙伴们跑了半个月,讲了半个月,可村民们就是听不进去。最后,他们只好放低要求,只是在村干部、复员军人和初高中毕业生中间下功夫。终于有4个人同意搞大棚。

凌志杰的大棚设计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大棚的脊高在2.6米-2.8米,前后跨度为6.5米-6.8米,这样,棚膜与太阳光才能成直角照射,即使是冬季,棚内的白天温度也可以迅速升至35度;后墙加厚,足可保暖;棚顶放置双层草帘,气温过低时放下草帘便可御寒。

4位村民东拼西凑才攒够了建大棚所需的1万多块,这在当时人均生活水平不过几百元的沟南庄称得上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棚顶建那么高干啥?能进去人不就行了!”

“跨度怎么这样窄?放宽点不就能多栽几垅黄瓜么!”……

村里帮忙建大棚的木匠们总是趁凌志杰不注意时就擅自修改原来的设计。好在凌志杰盯得紧,一家一家地劝,一家一家地让他们按图纸重新改过来。

4个大棚到底按标准建好了。为了买到最好的种子,凌志杰专门到北京的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跑了一趟。接下来就是栽植、起垅、吊线。每一个环节凌志杰几乎都是手把手地教。

每天,村里都有许多人到大棚里瞧新鲜。凌志杰压力大呀,这是他在村里推广的第一项农业新技术,要是失败了……他不敢想。他能做到的只能是,一有空就到大棚里守着。

好在一切的担惊受怕很快就过去了。1993年的2月,成了令沟南庄人最为惊喜的一个月份,第一批大棚菜获得了丰收。干了一辈子庄稼活儿的沟南庄人,怎么也想不到大棚里竟能长出那么好的黄瓜和西红柿。

大棚菜从2月份一直采到了6月,真正实现了亩产1万斤,效益1万元。

今年元月我在沟南庄采访时,全村已有大棚60多个,另有20个大棚在建。

大棚菜搞成功了,凌志杰也将自编教材整理成了《节能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指南》一书,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从1994年迄今,该书一版再版。

“我昔日的大学同窗中,有许多人分到了省城,分到了机关,工作体面,生活安逸。但在全国性大出版社出版专业书的,我是第一个;书被出版社一版再版的,我更是第一个。”凌志杰这么说时,一脸自豪。

李福增是沟南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初中未毕业便回乡务农。他是凌志杰办的农业科技讲座上的常客,并且经常与回乡的大学生就农业科技问题展开讨论。一直以来,李福增都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古老的种植方法是春种秋收,一茬化,也就是只种一季;沙土地变成水浇地后实现了两茬化,上茬小麦下茬玉米、花生,一亩地产量顶过去的两亩地。能不能搞一种新的种植法让一亩地顶三亩地呢?在沟南庄回乡学子们的帮助下,李福增终于创出了“瓜油豆三种三收”种植法,简言之,就是在耕地挖浅沟,清明前后在沟里种西瓜,谷雨以后在沟垅上种花生,西瓜熟了拔了西瓜秧再种谷子,花生不减产,西瓜、谷子照样丰收。这样,一亩地真就顶上了三亩地。

“没有咱沟南庄回乡大学生们的帮助,我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发明的。”李福增说得诚恳。

“回乡学子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仅富裕了村民们的口袋,同时也富裕了他们的脑袋,改变了他们的观念。”李文秋说。

李文秋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曾为沟南庄引进了第一头“三元杂交猪”。如今沟南庄家家都在饲养这种仅精肉率就比普通成品猪高8-10个百分点的优质猪。当李小波在沟南庄搞喷灌系统时,李文秋曾参与制定了3000多米高压线的架接和十余眼机井合理分布的总体规划。李文秋现任迁安市计委副主任。

村里的大棚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养鸡场也不甘落后地搞了起来,而且一搞就是两个。三个养猪场也相继建了起来,养的都是清一色的“三元杂交猪”。

20年前的沟南庄,土质干松,风起沙飞;如今,喷灌系统让全村的沙耕地都变成了水浇地,村子周围新栽的幼树也在一年年长大。人们都欣喜地发现,沟南庄变干净了,变清澈了。

数字沟南庄:

全村600多口人,1000多亩地,20年来,47人考进大中专学校,已毕业26人,返乡23人;20年前,全村人均收入103元,20年后,全村人均收入3100元。

(《中国青年》第5期刘新平程锐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